知名学者引用


        除了所发表论文的被引用频次、期刊质量能够彰显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以外,被知名学者引用也是一项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
        当前同舟云学术认定的知名学者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奖项获得者,多个国家的院士,同舟云学术“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版”入榜的前10万学者等。

Hsu, Pang-Hung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被知名学者引用:2300人次(黄金会员以上可以申请导出本人论文被全部知名学者引用的数据)

1. Mario,Capecchi 美国 University of Utah 2015美国医学院院士;1991美国科学院院士;2001拉斯克奖 ;2002沃尔夫医学奖;200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uman selenoprotein P and S variant mRNA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SECIS elements and inferences fr..

2. Ferid,Murad 美国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98美国医学院院士;1997美国科学院院士;1996拉斯克奖;199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Nitric Oxide: A Guardian for Vascular Grafts?

3. Stephen J,Elledge 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6美国医学院院士;2015拉斯克奖;2003美国科学院院士 Principles of paralog-specific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 engaging the C-degron E3 KLHDC2

4. Stephen J,Elledge 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6美国医学院院士;2015拉斯克奖;2003美国科学院院士 Mechanism of Ψ-Pro/C-degron recognition by the CRL2FEM1B ubiquitin ligase

5. Stephen J,Elledge 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6美国医学院院士;2015拉斯克奖;2003美国科学院院士 Defining E3 ligase-substrate relationships through multiplex CRISPR screening

6. Stephen J,Elledge 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6美国医学院院士;2015拉斯克奖;2003美国科学院院士 E3 ligase autoinhibition by C-degron mimicry maintains C-degron substrate fidelity

7. 翁启惠 中国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02美国科学院院士;2014沃尔夫化学奖 Glycoconjugates: Synthesis, Functional Studies, and Therapeutic Developments

8. Robert G,Roeder 美国 Rockefeller University 1988美国科学院院士;2003拉斯克奖 Unique Immune Cell Coactivators Specify Locus Control Region Function and Cell Stage

9. 翁启惠 中国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02美国科学院院士;2014沃尔夫化学奖 Disrupting the Conserved Salt Bridge in the Trimerization of Influenza A Nucleoprotein

10. 翁启惠 中国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02美国科学院院士;2014沃尔夫化学奖 Oligosaccharide Synthesis and Translational Innovation

11. 翁启惠 中国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02美国科学院院士;2014沃尔夫化学奖 O-GlcNAcylation regulates the stability and enzymatic activity of the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EZH2

12. Stephen J,Elledge 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6美国医学院院士;2015拉斯克奖;2003美国科学院院士 The Eukaryotic Proteome Is Shaped by E3 Ubiquitin Ligases Targeting C-Terminal Degrons

13. Stephen J,Elledge 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6美国医学院院士;2015拉斯克奖;2003美国科学院院士 C-Terminal End-Directed Protein Elimination by CRL2 Ubiquitin Ligases

14. 翁启惠 中国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02美国科学院院士;2014沃尔夫化学奖 Exploring human glycosylation for better therapies

15. 陈志坚 美国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2024拉斯克奖;2014美国科学院院士;2022美国医学院院士 K63-Ubiquitylation and TRAF6 Pathways Regulate Mammalian P-Body Formation and mRNA Decapping

16. 翁启惠 中国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02美国科学院院士;2014沃尔夫化学奖 Understanding the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Glycosylation with Glycan Synthesis

17. 金梅林 中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23中国工程院院士 SARS-CoV-2 and HCoV-OC43 regulate host m6A modification via activation of the mTORC1 signalling path..

18. 施杨 英国 Oxford University 2022美国医学院院士;2024美国科学院院士 20 years of histone lysine demethylases From discovery to the clinic and beyond

19. 赫捷 中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The epigenetic hallmarks of immune cells in cancer

20. 刘买利 中国 中国科学院 2021中国科学院院士 ATP promotes protein coacervation through conformational compaction

同舟云学术

1.学者识别学者识别

2.学术分析学术分析

3.人才评估人才评估

"同舟云学术"是以全球学者为主线,采集、加工和组织学术论文而形成的新型学术文献查询和分析系统,可以对全球学者进行文献检索和人才价值评估。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某些学科领域的顶尖人物而持续追踪该领域的学科进展和研究前沿。经过近期的数据扩容,当前同舟云学术共收录了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6万余种,收集的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总量共计约1.5亿篇,并以每天添加12000余篇中外论文的速度递增。我们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者数据。欢迎来电咨询!咨询电话:010-8811{复制后删除}0370

www.globalauthorid.com

TOP

Copyright © 2019-2024 北京同舟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3243号  京ICP备18003416号-3